tianbo天博(中国)官方网站tianbo天博(中国)官方网站

tianbo天博官网亮瞎我眼的“公关记者”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4-10-21

  “品牌公关”我可以理解,公关即“公共关系”,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,必然出现的独立业务,体现着企业对公众意见的重视,是商业文明进步的表现。

  可这跟记者有什么关系呢?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“中立性”是新闻的原则,记者的唯一职能就是去报道新闻,除此之外没别的。

  但你说这事让我多困惑吗?也没有。“潜规则”作为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规则,现实和书本总有巨大差距。公关公司搞个活动,邀请一堆媒体从业人员,发点通稿,皆大欢喜,也正常嘛。

  可是,以中国人的性情,往往还是要虚伪一点,至少不能把话说的太直白。“车马费”得拿个信封装着,放在会议材料里夹着。介绍参会媒体,也多是什么“友情合作”这样的字眼,显得不那么刻意。

  而这位索性连装都懒得装了,我特么就是来公关你们的,以为自称“记者”有多么清高?连活动介绍都写的清清楚楚,“搭建企业公关与媒体沟通的桥梁。”这老实劲,说实在的,我真特么喜欢。

  但我哪好意思道德批判人家,当年刚做记者时,也没少跑会领车马费。当时还觉得特风光,坐在五星酒店富丽堂皇的会议室,和一众商业大佬谈笑风生,简直就是时代骄子啊!

  但回头看看自己写出来的东西,跟特么屎一样,完全就是在做毫无意义的事。一个优秀的作者应该有广泛而深层的社会阅历,但这些都不是做“品牌公关”可以给予的,最后干的实在没意思,好好写的稿子也因为不够在“正能量”也发不出去,就找个借口辞职了。

  可这种“幻觉”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,我的理想就是好好写作,及时跳出来了。可有些人,一辈子的记者生涯,都成为了“品牌公关”的犬眷,当然日子过得也很风光,甚至还能出去搞个“xx财经”继续赚公关的广告费,无论写的东西是否如同狗屎,能来钱就行。

  所以,我欣赏主办方的原因在于,它真的撕下了所谓“记者”们的面具tianbo天博网址,今天的中国几乎没有什么“调查记者”、“严肃新闻人”。大多都是“品牌公关记者”tianbo天博官网,对象可以是企业,也可以是zf。

  当然,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。越来越小的空间,让严肃新闻的成本居高不下。当年许知远25岁小有名气,被报社聘为主笔,在00年代领着上万元的薪水。那个媒体的黄金年代,对于文人有着莫名且过度的崇拜感。往往一个报社被记住的,是其优秀作者的头版文章。

  今天的媒体,不再需要这些理想家们和严肃的社会话题的讨论了,取而代之的是高超的“公关技巧”。如果你去一家有实力的新媒体应聘,最被看重的能力是“商业写作”,说直白点就是怎么写好软文,写的肉麻的同时,又能让不少人觉得挺有道理。

  我那天和前同事戏称,全世界最好的广告人,不在广告公司,而在中国的各大媒体,他们吹的天分,简直令人叹为观止。

  新闻理想真是一个很害人的词,如果你信了,大学四年下来你可能都找不上工作。不久前,一位文采和思想不亚于青年许知远的公号作者,去某家名气颇响的报社应聘,好容易有能写的题材,还被部门编辑毫不客气地删删减减。我当时就劝他,你的公号比那报社的阅读都高,就给那三瓜俩子的,还得看无能的领导颜色,干特么什么劲啊!

  反正,你想好好写个新闻,可环境就这样了。但如果真的就商业论商业,也算个正当买卖。可最怕的就是有些人顶着“记者”和“媒体”的名号,做“公关公司”的活,欺骗了大众,也戏弄了企业。

  那些“xx财经”,有多少阅读量是花钱刷出来的,从点赞和评论一眼可见,这样的机构被称为“媒体”,从业者被称为“记者”,就相当没劲了。

  前段时间还听到一个搞笑的事,一家财经媒体办的活动上,送了参会的企业家、公关负责人每人一把“伞”,言外之意一目了然,有了钱,我就是你们的“保护伞”。

  如果有一天我实在写不下去了,或者心灰意冷转行,把这号卖了,也变成了“财经号”,每天只盯着那点商场上的破事,我真心建议你们取关吧。看那些东西,纯粹是浪费你的生命。

  仝麟阁,95后前财经记者、投资公司董秘,发表文章累计超过70万字。百万级报道数篇、千万级报道《扒一扒武汉病毒所所长成功史》作者,人民大学经济系在职研究生,关注经济和社会问题,现居广州潜心写作。

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